第A07版:健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千县万医工程”平顶山站第一期培训班成功举办
市一院妇一科宫腹腔镜技术受患者青睐
2014年全国脊柱微创技术研讨会在我市召开
特邀专家于本月22日进行现场诊疗
新媒体服务社区居民
寒冷冬季,小心煤气中毒
降低患者药费支出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直径约10厘米的子宫肌瘤被顺利剔除
大胆创新 精益求精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4年12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胆创新 精益求精
——记市二院心内一科主任孙鸿彬
孙鸿彬(左一)在察看患者的检查结果。 本报记者 牛智广 摄
 

从1988年医科大学毕业到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至今,20多年来,孙鸿彬见证了该院从一个心内科到现在四个心内科病区的发展历程。20多年来,他不仅在鹰城医疗界创下了数个技术第一,其医德也深受医务人员及患者好评。如今,作为市二院心内一科主任的孙鸿彬仍然坚持着他的信念:从“医”而终。

大胆创新,完成我市首例肾动脉支架植入术

市民崔女士常年患有高血压,虽然服了各种降压药,可血压一直居高不下。10年前,当她入住市二院心内一科时,孙鸿彬怀疑她可能是肾动脉狭窄导致的高血压。后经肾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她的确是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顽固性高血压。在当时,这种病的治疗一般靠外科手术,而崔女士年龄太大,很难耐受外科手术。

不手术治疗,她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如何挽救她的生命?孙鸿彬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尝试为崔女士实施微创肾动脉支架植入。当时,我市尚无人开展这项手术,孙鸿彬凭着外出进修学来的技术和多年的临床经验,成功为崔女士实施了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患者的病情很快好转,血压恢复正常。

据了解,肾动脉狭窄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它的传统治疗方法是以外科手术为主,包括肾自体移植、肾动脉重建(搭桥术)和肾切除术。近年来,肾动脉造影成为诊断肾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不仅能准确显示狭窄的部位、病变范围、狭窄程度,还可以间接提示肾动脉狭窄的病因。同时配合支架植入术的应用,可有效治疗肾动脉狭窄并发的高血压,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目前,肾动脉支架植入术已经取代传统外科手术,成为首选治疗方法。

心梗病人临床上常见,但两支动脉同时梗死的患者却很少见,因其病情紧急,抢救时间及医生的抢救水平显得尤为重要。而这样的病人孙鸿彬经常遇到,其中一患者就是两支冠状动脉同时梗死,以往的急救措施是体外注射盐酸替罗非班,这次为了给患者抢时间,孙鸿彬用导管直接把药物注射到了患者的冠状动脉内,患者的病情立即得到缓解。这一疗法也开创了我市首例。

两科联手,成功实施我市首例心脏“杂交手术”

不久前,60多岁的余先生因突发胸闷、胸痛被家人送到市二院救治。经造影检查发现他左前降支近段95%以上狭窄,右冠状动脉近段80%以上狭窄。左前降支是心脏正常供血最主要的血管,前降支一旦闭塞,就会严重影响心脏的收缩功能,从而引发猝死等严重后果。市二院心内一科主任孙鸿彬告诉记者,由于该患者的左前降支血管狭窄严重,加上离左主干位置很近,无法直接实施支架置入手术。

考虑到传统的外科塔桥手术要在胸部正中切开一个长25厘米左右的大切口,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加上患者年龄大对手术不能耐受等因素,患者没有同意。孙鸿彬和该院心脏外科主任马治欣协商后精心为他准备了一套治疗方案:先为余先生进行外科微创切口塔桥手术,再为他实施心脏支架植入术。手术时,先在患者左前胸处切开了一个长约8厘米的小切口,进行左侧乳动脉和心脏前降支的微创搭桥。经过一周左右的术后恢复,又为患者实施了右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手术,两个手术均获成功,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据介绍,导管介入手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最直接、最立竿见影的手段。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病变都适合支架置入手术,一些特别严重及复杂的患者需要转送到心脏外科实施开胸搭桥手术。由于搭桥手术创伤大,恢复慢,病人难以接受。此次该科采取的这种“一加一大于二”的心脏“杂交手术”治疗,又一次开创了我市的医学先河,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心血管治疗技术的发展。

潜心研究,参与编写国内医学专著

本着从“医”而终的信念,孙鸿彬视医学为自己的生命。多年来,他潜心研究,不仅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炎等心血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还熟练掌握了“临时或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冠状动脉造影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和“射频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先进诊疗技术,并积极应用于临床。在科研方面,他主持并参与完成科研成果10多项,率先在省内开展了“倾斜试验诊断不明原因晕厥”的研究,主持完成的“倾斜试验诊断不明原因晕厥的临床研究”填补了省内空白。1994年,他参与编写了国内第一部医学专著《晕厥》,这部专著引起了全国著名心血管专家、全国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的高度重视,并为其编写了序。

在护士长郭改平眼中,孙鸿彬不仅是潜心研究医学、开创我市数个第一的好医生,他还是一位医德好、用心培养医疗人才的好老师。现在,由他培养出的多个专业人才都在医院重要岗位工作。他在教大家专业知识的同时,还教大家如何做人。

12月11日下午4时许,记者在该科等候半个小时后,孙鸿彬才从手术室出来。“今天还是早的,他经常上午一早进手术室,到晚上才能下手术台。”郭改平说。而就在这样的忙碌中,孙鸿彬还抽出时间为基层医院医生进行学术讲座、开展传帮带等。今年孙鸿彬被评为医院“十大名医”。 (本报记者 牛瑛瑛)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