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文化
3上一版
 
香山观音文化与滍汝孝风
烟波浩渺燕山湖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4年10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香山观音文化与滍汝孝风

香山晨曦 崔全良 摄
 

潘民中

汉化佛教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得道证果的圣刹香山寺,位于中原腹地伏牛山东麓淮河上源两大支流滍水、汝水间香山之巅。香山地处嵩山之南二百里,为并列三山之中间一峰。这里既是滍汝流域的地理空间中心,也是该地域观音信众的精神家园中心。香山观音文化的核心是孝道,唐代以来孝子云集此区,尤其是明清两代,滍汝流域民间崇尚孝道蔚然成风。

香山观音文化的核心是孝道

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年间传入中原,以建立白马寺为标志,开始了在汉地传播的历程,同时也开启了其自身的汉化过程。香山寺是佛教从洛阳白马寺向周边辐射中,所建起的早期寺院之一。

佛教在汉地传播,与本土文化发生激烈碰撞的焦点之一,是佛僧“出家修行”与儒士“居家孝亲”的矛盾冲突。于是,寻求弥合这个矛盾、化解这种冲突的方法和途径,也就成为佛教汉化的重要课题。外来佛教经过600余年与中华本土主流意识孔孟之道的相互吸纳和磨合,到唐高宗乾封二年(667),经律宗创始人道宣大师的缜密思考,以佛僧所熟知的佛经中天人对话的套路,以“如是我闻”的佛经权威文本格式,揭示汉化佛教观音肉身降迹之地在“嵩岳之南二百里,三山并列,中者为香山,即观音得道证果之所”,并口授汉化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得道证果的本生经典,命弟子义常记录成文,取名《香山大悲菩萨传》,于武则天圣历二年(699)获准向世人传播。香山寺遂建起木结构阁楼式观音大士塔。《香山大悲菩萨传》充分吸纳儒家的孝亲理念,树立起汉化观音的大孝形象。妙善公主天性尚善,一心向佛,虽经父王百般阻挠甚至打击迫害而矢志不移,修行不辍。当得知其父罹患恶疾,久治不愈,无计可施,急需不嗔人手眼合药之情状,遵从“父子天伦”、“父子不责善”的儒家伦理原则,毫不迟疑地舍出自己的手眼,治愈父疾。大孝感天,终于得道证果,修成“千手千眼”观音菩萨。

但在以韩愈、欧阳修为代表的唐宋代古文运动中,正统儒家知识分子仍坚持认为佛僧出家为“无君无父”“不忠不孝”,对佛教采取排摈态度,这对民间也有相当的影响。以致盛唐“寺塔并存”的香山寺经唐末五代战乱破坏后,在宋初的几十年间未能再现昔日的辉煌。面对晚唐至宋初古文运动的排佛浪潮,志在弘扬汉化观音“大孝”佛法的杭州灵隐寺僧人契嵩经过潜心研究撰写《孝论》等十多篇编成《辅教论》,进一步以汉化观音的“大孝”来融通儒佛。并于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十二月到京师开封,一方面上书仁宗皇帝进献自己的著作,一方面赠书宰相韩琦和其他大臣,并致信求见。终于受到韩琦的重视,推介给欧阳修。欧阳修很欣赏契嵩的文笔,会见了他。仁宗皇帝读了契嵩两封“万言书”和《孝论》,下诏传法院将其著作编入《大藏》,同时颁赐给他“明教大师”的法号。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宋神宗一登基就于熙宁元年(1068)敕令重修香山寺观音大士塔,接着又有了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香山寺住持怀昼请龙图阁直学士、新任汝州知州蒋之奇对在民间广为传播的《香山大悲菩萨传》“刊俚润色”,并于次年由翰林学士承旨蔡京书丹,刻碑立于香山寺观音大士塔下。这篇3698字的《香山大悲菩萨传》,文辞典雅,一个以孝亲而感天动地形神俱美的大慈大悲大孝大善的汉化观音形象更加完美高大,极富人格感召力,成为汉化佛教观音经典。

《香山大悲菩萨传》告诉世人,佛教修行的目的是导人向善,而百善孝为先,孝亲要放在中心位置。因此说,香山观音文化的核心是孝道。

唐代以来孝子在滍汝云集

自从唐武则天圣历二年(699)道宣大师口授的《香山大悲菩萨传》文本传播于世之后,产生了士人孝子有意识或无意识、自觉或不自觉地向香山寺所在滍汝地区云集的现象。

在唐,有元德秀、赵来章。

据《旧唐书·文苑·元德秀传》记载:“元德秀者,河南人,字紫芝……德秀少孤贫,事母以孝闻。开元中,从乡赋,岁游京师,不忍离亲,每行则自负板舆,与母诣长安。登第后母亡,庐于墓所,食无盐酪,藉无茵席,刺血画像写佛经……不及亲在而娶,既孤之后,遂不娶婚。族人以绝嗣规之,德秀曰:‘吾兄有子,继先人之祀。’以兄子婚娶,家贫无以为礼,求为鲁山令。”《新唐书·卓行·元德秀传》也有记载,唯删去了“刺血画像写佛经”,增加“自乳兄子”一事。我们不应排除《旧唐书》所载元德秀“母亡庐墓刺血画像写佛经”,所画像可能为观音像,所写佛经为包括《香山大悲菩萨传》在内的流行观音经典。

据柳宗元撰写的《故襄阳丞赵君墓志》称:“贞元十八年(802)某月某日,天水赵公矜,年四十二,客死于柳州,官司为之敛葬于城北之野。元和十三年(818),孤来章始壮,自襄州徒行求其葬,不得,征书而名其人,皆死,无能知者。来章日哭于野,凡十九日,唯人事之穷,则庶于卜筮。”所述为赵来章孝感神灵,得以寻迁父葬的事情。赵来章将父亲迁葬到汝州龙兴县,即今宝丰县,从此赵来章也就落籍龙兴了。

在宋,有程颢、陈与义。

大理学家伊川程颢主张“人无孝悌不可,而不全力以赴尽孝尽悌也不可”。他是这样立论的,也是这样实践的。程颢的父亲程垧娶侯氏为妻,八九年间侯氏连生五子一女,但活下来的只有最小的程颢和程颐兄弟俩。程颢、程颐二兄弟对父母极为孝顺。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朝廷要重新给程颢安排工作,吏部征求他的意见,他以“亲老求近乡监局,得监汝州酒税。”司马光有《送伯淳监汝州酒》诗“惟知负米乐,不觉抱关卑。出处两得意,是非皆自知。”只要能够方便孝亲,不计较职位的高低。汝州酒监衙门设在宝丰商酒务,距离故里伊川,也就是一天的路程,看望照顾亲老甚为便利。

陈与义,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生于洛阳,二十四岁考中进士,出任开德府教授,四年后调入京师任辟雍录。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母亲病逝,陈与义毅然辞官,居汝州三年,为母亲守孝。为什么要居汝州为母守孝?恐怕与香山观音在汝州辖区不无关系。其间汝州知州葛胜仲抄写《华严经》成,陈与义特赋诗一首随喜祝贺;还应陈叔易之邀观礼王秀才所藏《梁织佛图》并赋诗。后于叶县置产移居,不能说不是怀着对香山观音的虔诚之心而来的。

在明,有王尚公式、刘若宰。

王尚公式先祖为河南上蔡人,明朝初年流徙郏县,遂入郏县籍。弘治十五年(1502),王尚公式登进士第,出任兵部职方司主事,掌管疆域图籍。次年,王尚公式因父亲去世而离职守孝。正德元年(1506),王尚公式服满复职。正德七年(1512),朝廷外放三十五岁的王尚公式任山西左参政。王尚公式以祖母及母亲垂老,请旨归养,得到皇帝许可。嘉靖四年(1525),王尚公式四十八岁,荐者益力,吏部下文调其任陕西左参政。老母发声:“频年读书欲何事,执以往焉,可也。”王尚公式遂单骑至官,以高超的行政智慧讨平管区寇贼。嘉靖六年(1527),王尚公式母亲逝世,归里守孝。嘉靖八年(1529),守母孝期满的王尚公式再调山西左参政。次年,朝廷升迁王尚公式任浙江右布政使。

刘若宰,安徽怀宁(今属安徽安庆)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生于官宦之家,其父刘尚志曾任山东布政使。崇祯元年(1628)殿试后,急于励精图治的崇祯帝阅卷点状元,先阅13份卷子,刘若宰的卷子在其中,认为刘若宰考得最好,为避免埋没人才,继续往下阅批,一直阅批了63份卷子,仍然感觉刘若宰写得最好,于是就点刘若宰为本科状元。次日早朝,崇祯皇帝高兴地对众大臣说:“刘若宰乃真状元也!”香山寺观音大士塔于崇祯三年(1630)九月竣工,宝丰名绅杜齐召专程进京谒见时任翰林院修撰、纂修国史刘若宰,请其撰书《重修香山观音大士塔记》碑。刘若宰深为观音至孝和杜齐召等人整修香山大悲观音大士塔之不易所感动,慨然应允,立马书就。崇祯十一年(1638)秋,刘若宰因母亲卧病,五次上疏请求归养。崇祯皇帝为其孝心所动,在朝政十分危难,急需人才的情况下,还是批准了刘若宰的请求,并颁诏嘉勉,赏赐银币,驰驿归里。刘若宰在母亲病床前尽心侍候一年半,崇祯十三年(1640)正月,母亲病逝。四月十三日,刘若宰因积劳成疾,特别是失去母亲的哀伤,一病不起而辞世,年仅45岁。刘若宰不仅是真状元,而且是真孝子。其孝心很难说没有受香山大悲观世音菩萨之启迪,“状元孝子”在滍汝及其家乡民间流传三百年,产生了广泛影响。

在清,有李玉琳、何兆祥。

清朝襄城刘青芝《江村山人续稿》卷二《宝丰文学李君墓表》载:“余尝闻新安李孝子玉琳寻母事云:康熙辛未岁(1691),大饥。玉琳兄弟方谋奉母就食四方,会洛阳岁试,玉琳乃留试,遣弟玉玠负母赴南阳去矣。试竣,持七十钱,星夜奔迹,抵南阳之梅林铺,音问渺然。值日将暮,计穷情急,乃坐道旁呼天大号曰:‘我新安李某也,寻亲至此,已八百里,足茧囊竭,而亲不可得,独有死耳!’益大号。突有仓皇来前者,即玉玠也。玉玠已为土著延作塾师。座间,忽心动若有迫之者,曰:‘起!起!如兄至矣。’急出户,闻号声乃前,与玉琳相持泣归。”孝子李玉琳,是古典长篇小说《歧路灯》作者李绿园的祖父,原籍洛阳新安,经其流徙乞食迁居滍水南岸鱼齿山下宋寨村。李玉琳卒,归葬新安祖茔。李绿园的父亲李甲也是孝子。宋寨村与香山寺隔滍水相望,距离仅十余里。谁能说李玉琳、李甲父子不是慕香山观音之孝德而迁居其近旁,以常守孝心哉。

《直隶汝州全志》卷六《人物·孝子》载:“何兆祥,济源人。父腾龙,康熙甲戌(1694)避难出,为僧。时兆祥年十八岁,寻父历少林、慧善、风穴诸刹,不遇……二十三年中,居家仅四载,东西南北遍历各省十有九年。呼天号泣,自秦返豫,甲午(1714)六月再抵汝州风穴寺,过自在庵,见一老僧,与父约略形似,数叩问之,但云:‘我住风穴十一年矣!’又问,则不应。祥归家偕其姑往物色之,果其父也,抱而泣,迎以归。”何兆祥寻父周遍海内得之风穴事,入载《彰善录》。

明清时期

滍汝民间崇尚孝道蔚然成风

在以孝道为核心的香山观音文化滋润下,在历代云集这里的著名孝子启迪、影响下,明清时期滍汝民间崇尚孝道蔚然成风。《汝州全志》载:“杨珖,字辉之。家贫,力耕养母,每炊熟,必俟母食毕,始归食,恐母或顾子不肯属餍也。”《鲁山县志》载:“宗太吉,易里张店人。父母早丧,依祖母而居。及长,苦贫,乃肩挑贸易,得钱必市甘脆,归以奉祖母。”《郏县志》载:王锡引,明朝郏县城关人,“事亲至孝。家贫,每食必竭力具酒肉,终其父母之身以为常。父或食不饱,则与妻窃泣于室。”李进财,清朝郏县人,“铁工也。家贫,十一岁时,父流落他乡。进财誓志寻父,孤身乞食走数百里,竟偕父归。父殁,母有疾,昼则与人佣工,使家人常侍母侧奉汤药;夜则独侍床前,衣不解带者数月。凡母所欲饮食之物,或典质借贷,甘食无不备具,且不令母知其实。”《叶县志》载:“段文振,农人也。母病痿废,闻善医者,奔走数十里访求之,侍奉汤药,勤劬无所不至。其乡称谓‘段孝子’。”“赵遂,丐者也。年十二,父亡,母张瞽,遂日以竹杖导之乞食。及成年,出谋生,而母被车轧,股废,乃独丐以养。得食先归进母,母命之食,乃自食其粗粝者。后去丐而佣,每得钱,必市饼饵归贻母。”凡此处于社会下层之农人、城镇小商贩、小手工业者,乃至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乞丐都知孝敬爹娘,滍汝孝风之盛可见一斑。

滍汝民间孝风,从深层次说,得香山观音文化浸润不少。李绿园诗《佃叟病》就是一个标本案例。写的是李绿园所居宋寨村邻居佃户魏家七十九岁老叟,卧病在床一个月,“子妇百计求痊可”, “屑豆腻糯强相喂”,两儿媳为祈求公公健康长寿,到香山寺许愿还愿的虔诚之举。由此可知香山观音的孝行在底层社会有着很强的感染力。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