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公益
3上一版
 
白庙乡:“五个一”工程助推全面发展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4年10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庙乡:“五个一”工程助推全面发展

白庙乡是省现代烟草农业示范乡
新型农村社区
 

拥有3.6万人口的白庙乡,与郏县县城接壤,属城郊乡,原本在郏县乡镇中位次并不靠前。近年来,白庙乡一班人务实重干,砥砺奋进,倡树“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工作”的白庙精神,持续推进“五个一”工程全面提升(打造一个高科技工业示范园区,全面提升为河南省机电环保设备专业园区;抓好一方烟叶示范园区,全面提升为河南省烟草科技先进示范乡;建设一流新农村,全面提升为生态宜居小城镇、新型农民社区;开发一座生态山,全面提升为城北森林公园,争创生态示范乡;带好一支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全面提升为党性强、素质高、工作扎实的基层党支部带头人),工业园区、小城镇、农业、生态建设、干部队伍等工作步履铿锵,经济社会呈现出发展稳健、统筹兼顾、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

产业集聚区从无到有,2012年,白庙乡机电环保设备专业园区被评为市级工业园区。小城镇、新农村拆旧建新并举,新建社区街道宽阔整洁,别墅排列整齐,村卫生室、小学、幼儿园、健身广场、舞台、洗浴中心、饭店让人目不暇接。森林公园由荒山变成林海,成为郏县乃至周边县城人们休闲、度假、旅游的理想场所。烟叶生产持续稳定,每年为群众带来2300多万元收入,户均达到700元。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为白庙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增植工业之“树”。打造一个高科技工业示范园区,全面提升为河南省机电环保设备专业园区。

工业,一度是白庙乡的短板,2005年以前,白庙乡全乡没有一家像样的企业。

无工不富,白庙人也深知白庙的出路在发展工业。

基础几乎是零,白庙人在一张白纸上开始大笔描绘!

定特色,促使龙头企业入驻。把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机电设备制造、环保设备制造作为乡镇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全力打造高科技机电环保设备专业园区。

优服务,筑快速发展基石。在工业园区发展过程中,全力协调项目用地、资金、拆迁等瓶颈难题,解决项目业主难题,积极主动地为落地项目多办实事,促使更多的大项目落户白庙产业园区,让项目尽快落地、尽早投产。

储特技,备足发展后劲。工业经济要稳步健康发展,需要企业不断创新,要创新就必须在研发上加大投入,努力提高创新水平,为此白庙乡先后与郑州大学商学院、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建立合作,在园区建设科研成果转化基地。

“零基础”也是后发优势,通过高标准园区规划建设和强力招商引资,占地1.5平方公里的白庙产业集聚区,如今入驻企业15家,吸引投资10亿多元。

建设宜居之地。建设一流新农村,全面提升为生态宜居小城镇、新型农民社区。

几年前,白庙的小城镇、新农村和其他地方一样,一度滞后。

如何突破?

“宁留空白,不留遗憾”,“拆旧和建新并举”,白庙人誓言铮铮,信心满满。

坚持规划引领。“在规划上的浪费实际上是节约”,“要让群众建设管三代的房子”。乡财政拿出80多万元资金,聘请高规格的设计公司,从发展规划、村庄布局、房屋样式等各个方面精挑细选,为农民设计建造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节能环保、造型美观、富有当地民居特色的美丽乡村。

定位打造城北卫星城,上风上水上白庙,绿水青山后花园,背靠万亩生态园林,有广阔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围绕的白庙,彰显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坚持统筹兼顾。把农业、水利、卫生、组织、教育等各个部门的扶持资金“打捆”使用,先后组织协调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改水改厕、文化广场建设等项目资金1500多万元,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增大社区的吸引力,加快社区居民入住。

坚持拆建并举。开展旧村改造,打破制约瓶颈,开展村庄整治,全乡先后拆迁旧房450多户1500多间,腾出建设用地350多亩,使新农村建设用地难题得到初步解决。

全乡新型农村社区和小城镇建设呈现勃勃生机。五个启动的社区,目前已建成新民居1025套,修建文化娱乐广场5处,硬化道路4363米,栽种绿化树2650余棵,铺设供水管道4800米,绿化面积8800平方米,安装路灯108盏。

2013年郏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综合评比中,白庙荣获第三名;2014年6月16日,《河南日报(农村版)》头版头题、《平顶山日报》头版刊登了白庙乡新农村建新拆旧复耕的经验做法。6月23日,市委书记陈建生批示:“郏县白庙乡杨村建新拆旧、宅基地复耕的做法值得肯定,拆旧建新经验向全市推广。”7月8日,全市新农村建设拆旧复耕现场会在白庙召开。

打造秀美山川。开发一座生态山,全面提升为城北森林公园,争创生态示范乡。

绿是人们的向往。在2008年以前,眼明寺山森林公园还是白庙乡大郭庄、下叶、白庙等行政村的上万亩宜林荒地和低产坡耕地。

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2008年—2014年,白庙乡人大代表团先后7次在全县“两会”上提出加快建设眼明寺山森林公园的议案。

2009年—2012年,白庙乡持续在眼明寺山开展植树造林。先后植树造林60000多棵,种植果树1000多亩,速生杨风景林3000多亩,五角枫、塔松、玉兰等观赏林1000多亩。

2010年,眼明寺山森林公园建设列入郏县“十二五”规划。

2011年,眼明寺山森林公园建设进入郏县政府工作报告。植树造林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公园建设规划开始进行,景点和道路建设逐步开始。

如今,以创建省级森林公园为目标,以恢复景观为重点,规划建设自行车骑行基地、军事训练拓展基地,通过多渠道投资,多层次开发,眼明寺山森林公园已经成为青山秀水相映、人文历史相伴、景观遗迹互衬,功能齐全、设备完善,具有浓郁生态特色的生态园,成为人们休闲、度假、旅游的理想场所。

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绿装、焕发出勃勃生机,为郏县人民开辟一处新的旅游休憩地。

创优特色农产。抓好一方烟叶示范园区,全面提升为河南省烟草科技先进示范乡。

烟叶生产是白庙乡的优势农业产业之一。2008年白庙乡成为河南省五个烟叶科技示范乡之一,是平顶山市唯一的烟叶科技示范乡。白庙还是红塔集团和中烟集团烟叶种植基地。

这些成绩饱含着白庙人的心血和汗水。从优化布局、规范管理、合理收购等环节入手,从育苗、起垄、移栽、管理、烘烤、交售等各个环节抓起,有布置安排,有检查验收,有奖惩兑现,一步一个脚印,一环紧扣一环,扎扎实实地抓好每个生产环节规范化措施的落实,引导广大烟农逐步养成科学种植习惯,走种烟水平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的良性循环轨道,使全乡烟叶产业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态势,烟叶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12000亩左右。2013年群众从烟叶产业中直接受益约3000万元,创利税近600万元。

但是白庙人并没有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面对烟叶市场饱和的困境,白庙人把目光投向了现代农业。从2012年起,白庙乡先后流转土地6000余亩创建了千亩高产示范方,建起了马湾新村大同农业产业园、后村润泽农业产业园和黑庙凤凰山农业产业园,向科技要效益,向集约要效益。

夯实组织保障。带好一支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全面提升为党性强、素质高、工作扎实的基层党支部带头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近几年,白庙乡通过全力打造一支一流党支部书记队伍,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强管理、重培训,提升“领头雁”素质。“培、选、聘、派”四策并举,拓宽村干部选配渠道,选农村致富带头人5人、退伍军人3人、回乡创业致富能人1人、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2人、退职科技干部3人任村党支部书记,把4名大学生村官培养成村党支部书记,使村级党组织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充分利用党校、党员远程教育系统、村官发展论坛等平台,举办特色产业、市场经济、实用科技、致富技能等培训,增强了群众尤其是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

筑平台、树典型,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在全体机关党员干部中开展记“民情日志”和“党员帮扶1+4”活动,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就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民情日志”的形式真实记录,做到“事情详、内容实、措施清、解决快”。在全乡营造了心系群众、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2011年,在河南省庆祝建党90周年表彰大会上,白庙乡荣获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4年被表彰为平顶山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通过“五个一”工程的持续全面提升,白庙乡经济发展欣欣向荣,各项事业蒸蒸日上。2014年1月—8月,全乡各项经济指标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亿元,同比增长17%;招商引资工作合同利用外资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完成全年县定招商目标任务的150%;完成财政收入23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00元,同比增长12%。

(本报记者 温书功 文/图)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