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读者之声
3上一版  下一版4
 
[百姓话题]走出“门票经济”的误区
[下期话题预告]职业荣誉感
[看法]以科学的制度巩固作风建设成果
“献血加分”让鼓励变功利
换新衣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4年9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姓话题]走出“门票经济”的误区

(侯英帅)
9月25日,游客在三峡大坝景区坛子岭园区游览。当日起,三峡大坝旅游景点对中国游客实行门票免费,涵盖的旅游景点包括坛子岭园区、185观景平台、截流纪念园。与此前收取门票时相比,游客游览方式、游览景点和游览线路基本不变。            新华社发(郑家裕摄)
 

话题背景

据报道,近期,多家知名景区宣布上调门票价格。其中,丽江玉龙雪山门票由105元涨到130元,广东丹霞山门票由160元涨到200元。统计显示,国内5A级景区平均票价已迈入“百元时代”。专家指出,景区票价要体现公益性,应建立合理的票价生成机制,而长远来看,景区应摆脱门票经济依赖,谋求向产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希望有关部门尽早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让公共资源回归公益,别再让知名景区总是“趁火打劫”,沦为某些地方、部门甚至是个人的“摇钱树”。

转变发展理念 做好惠民文章

吕府刚(叶县县委办公室)

旅游的经济价值绝不是简单地用门票收入来衡量,旅游经济更不是“门票经济”。过度依赖“门票经济”,是旅游市场的一个严重问题和发展瓶颈,有碍旅游业的良性发展。旅游业要谋求长远发展,就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跳出“门票经济”的惯性思维,将“门票经济”转型为“产业经济”“消费经济”。我建议,旅游景区应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将简单的景点游览向深度的休闲观光度假转变,变游客强制消费为愉快消费,通过内容丰富的休闲、度假、娱乐活动,带动周边相关餐饮、零售、纪念品等多种业态发展,构建透明、和谐、有序、健康的旅游产业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引导鼓励景区免收门票费用,在财政上给予相应补贴,摆脱“门票经济”,算好民意账,让景区成为普惠性的民众福利。

有必要晒晒门票的成本账

梁伟华(郏县白庙乡政府)

门票价格由景区单方面说了算,甚至沦为某些人和地方的“摇钱树”,明显有失公允,过度依赖更不可取。时下的“门票经济”折射出景区等这类公共资源收益分配的不合理。从市场化运作来看,景点利用门票的杠杆作用调整景区客流量无可厚非,但关键是要有一个公开、透明、完善、稳定的价格形成机制。因此,很有必要晒晒景区门票的成本账,加强景区管理部门与公众的沟通和交流,增进彼此的理解和支持。这样一来,既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又满足了景区挖潜增效、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何乐而不为呢?期待公众资源早日回归公益属性。

建立合理的景区定价制度

雪花飘飘(250994****qq.com)

门票涨价后,景区需要给旅行社折扣,旅行社要让利给团体游客,吃亏的就是散客,但一涨价散客很有可能就不去了,这会让景区发展陷入恶性循环。可以说,西湖实行门票免费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西湖免费开放虽然减少了门票收入,但是拉动了地方综合旅游经济,从整体看根本无损旅游经济效益。

不仅某些地方政府与景区要权衡涨价利弊,增加对景区的财政投入,摆脱“门票经济”依赖,拿出诚意让利于民;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也应该对哪些景区属于公益景区,哪些是商业景点,做出明确界定,把景区门票列入民生价格监督体系,建立合理的景区定价制度,有效监管景区随意涨价行为,推动公共景区回归公益本质,促进旅游行业健康发展。

门票涨价是短视行为

梅天顺(平煤神马集团四矿)

“门票经济”是一种短视行为:门票涨价加重了游客支出,无形中迫使游客减少停留时间和其他支出,从而难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妨碍旅游业的全面发展。西湖模式值得各地效仿。相关资料显示,西湖于2002年开始免费开放,此举迅速拉动杭州市餐饮、酒店以及周边服务行业。10年后统计,西湖旅游总收入10年上升了4倍。究其成功秘诀,在于当地抓好了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条,形成了由“吃、住、行、游、娱、购”组成的产业集群,这样既能保持游客的数量,又能保持游客的消费量,从而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

对于一些景点实行“门票经济”的短视行为,政府应从关心支持文化产业和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考量,防止“门票经济”过度蔓延。

引入第三方审计

李春华(宝丰县商务局) 其实,不怕景区涨价,就怕雾里看花——不明不白。旅游资源的稀缺性造成了景区的天然垄断,因此,景区大多不在管理上下功夫,一些地方政府也把景区当作提款机,大不了就涨价,反正总会有游客“愿者上钩”。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不是少数人的“自留地”,而是属于国民共同所有,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即使免费不可行,至少也应合理收费,不能让游客当“冤大头”。

前不久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表示,要严格控制景区门票价格上涨,体现公益性。这势必就要求景区在门票涨价前必须给公众一个明白账,因此有必要引入第三方审计,查一查景区的钱花到哪里了,晒一晒家底。其中,对管理效率低、支出水分大者,不批复涨价申请。只有这样,才能让景区告别“守株待兔”“躺着赚钱”的安逸日子,才能促使其行动起来,做长产业链,摆脱“门票经济”依赖。

政府指导市场调权衡利弊算好账

刘选启(湛河区人大)

解决好门票涨与降的问题,关键是要有效地发挥政府指导和市场调节作用。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加强调查研究和论证,从兼顾景区和游客利益出发,尽快制定出台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比如,针对景区的不同级别、服务质量优劣,确定不同的门票指导价格,明确上下限额,既让旅游者承担得起,又不让景区收益受到太大影响。

从过去一些改革实例来看,不涨价、降价,甚至免费,虽然门票收入有所减少,但整个旅游收入是不降反升的;而有的景区门票一味涨价,游客望而却步,收入不升反降或明升暗降,旅游经济受到影响。这里的确有一个权衡利弊算好账的问题。同时,它也充分说明,只要我们把眼前利益看轻一点,打造旅游产业链条,实现景区、宾馆、饭店一体化经营,在吃住行、娱乐、购物与交通上获得收入,就能达到“多盈”且“多赢”。至于景区因门票降价或免费产生的损失,政府应进行补贴,保障景区正常运转,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根本靠市场 关键在政府

陈金东(卫东区东工人镇街道办事处)应该看到,游客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涨不涨价还是景区说了算。景区一家定价未免有点强权,现实中价格听证会又往往流于形式。无论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大都是公共资源,人人应该享受其公益性的一面。对此,专家也给予了治疗药方。

专家的建议可概括为三点:根本靠市场,关键在政府,核心在理念。改变当前个别景区涨价乱局,从根本上靠市场倒逼。个别景区长期坚持“门票经济”这一短视行为最终会因多元化的旅游景区开发、新兴旅游产品上线而面临游客不来、经营困窘的局面;政府完善立法,加强监管,严肃整顿个别景区“小金库”,科学、有序地推进降价或免费试点,走大旅游产业化模式是关键。市场倒逼、政府监管仅是外力,问题的核心在于景区自身仍需转变经营理念。景区应该有“近者悦,远者来”的大旅游理念,如果一味地抬高门票价格,不仅会把本地游客挡在门外,也会吓跑外地慕名而来者。同时景区应不断创新旅游产品,增加文化内涵,实施各类刺激消费政策,改善旅游服务。

现阶段最好依靠刚性法律

张明琪(叶县县委办公室)

旅游资源是公共资源,是大自然赐予或老祖宗留下来的自然、人文风光,应全民共享。然而,不少地方发展旅游经济都只顾追求眼前利益,不从长远考虑抓景区配套产业的多元发展,一味抬高门票价格,这会遏制游客出游热情,最终危及整个旅游业的发展。

相关部门要看重景区于民众的休闲和人文教育功能,不能把旅游经济当作单纯的“门票经济”拿来牟利。人们经常强调景区的公益性,而让景区票价体现公益性,光喊口号是没用的,等着地方政府转变发展观念也很难,因为景区门票在不少地方政府眼中就是一棵摇钱树。若想让景区摆脱对“门票经济”的依赖,让公共资源回归公益,现阶段最好依靠刚性的法律,依法召开听证会,公开景区收支及政府补贴明细等,即便确要涨价,也应涨得明白。

编辑絮语:走出“门票经济”误区

“门票经济”顾名思义,就是主要依靠门票来实现经营收入或者是经济增长。这种经营模式,因为其简单粗暴而备受诟病,民怨颇多。然而无论是民意推动还是各级政府或相关部门出台措施予以调节,效果一直都不理想。

“门票经济”难以改变,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改变“门票经济”其实就等于改变了某些地方、部门、企业甚至是个人的利益来源。“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作为一项改革,想要改变“门票经济”的现状显然有难度。然而,改革有困难,不改革会更困难。

改革当然需要时间、精力、智慧,这些我们都不缺,缺的只是改革的勇气和决心。所以,想要改变“门票经济”,让旅游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需要拿出壮士断腕的魄力和决心,深入推进一系列改革。

期望今后,经过各方推动,有关部门能尽早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走出“门票经济”的误区,从而让公共资源回归公益,让游客能充分享受相关福利。更期望游客能在旅游活动中有更多发言权,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就好像案板上的一块肉,被“门票经济”割来割去。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