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时政
下一版4
 
鹰城不会忘记
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4年9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4我市抗旱减灾纪实
鹰城不会忘记

 

9月20日下午5时,南水北调干渠澎河渡槽分水口门闸门缓缓关闭。

“历经45天,平顶山市已经完成国家防总下拨的5000万立方米调水指标,调入白龟山水库的水量为5011万立方米。”省南水北调办副主任杨继成说。

时间在2014年8月18日晚10时定格:

鹰城人民的目光聚焦在鲁山县磙子营乡孙街村附近的澎河白龟山水库入库口处。

夜晚,一片静谧,让人充满期待。“断流两个多月的澎河又要流水了!”孙街村的乡亲们拿着手电筒不停地在澎河口边来回走动。

“水,水来了!”市水利局副局长、市南水北调应急引水工程指挥部负责人李高升喊出声来。

水头缓慢地流入干涸的河床,水流很小,渐渐地,静夜里响起了哗哗的水声。

在人群的欢呼声中,有人流下激动的泪水:“虽然夜色一片黑漆漆,但水来了心里就亮堂了。”

从8月7日南水北调干渠刁河渡槽应急引水工程启动送水,至8月17日水流到达澎河渡槽分水口门,10天时间,丹江水穿越220公里,开始滋润久旱的鹰城大地。

这水,像雨露,似甘霖,有效缓解了市区百万居民的用水之急。

从丹江口水库到鹰城,无数的力量在这条输水线上汇聚。

引丹入平,架起了一条生命线!

引丹入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前发挥紧急调水作用的一次成功实践,这条新血脉将甘甜的碧水源源不断地注入干渴的鹰城,实现了历史上第一次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淮河流域这一壮举,也让平顶山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首个受益的城市。

第一章旱魔肆虐

烈日炙烤,热浪蒸腾,河水断流,水库枯竭,庄稼焦黄,大地开裂——旱魃为虐,2014,这场大旱已经成为我们挥之不去的记忆。

井干苗枯

8月20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它标志着2014年我市主汛期的结束。

对于饱受干旱之苦、饮水求借、渴求汛期大降甘霖而汛期几无有效降水的鹰城人民来说,它更是个让人遗憾的日子。因为,自8月21日起到明年6月21日的10个月为非主汛期,其间大降雨、降大雨、为水库蓄水的可能性很小。

无疑,平顶山将要面临一场空前的“烤”验。因为,今年以来,我市一直无有效降雨,出现了50多年来最严重的旱情。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提供的资料显示,1990年至2013年,平顶山市共发生16次较大干旱,其中特大干旱6次,干旱发生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已经遍及全市。特别是去年,平顶山市降水明显低于常年平均水平,降水分布极不均匀。除舞钢市、叶县降水正常外,郏县、鲁山县、宝丰县降水减少四成以上,发生大面积旱情。

今年1-7月,全市平均降水236.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48%。其中,6月全市平均降水29.2毫米,是1975年以来最低值;7月平均降水36.3毫米,比常年同期(205.8毫米)偏少82%。

截至8月21日,全市143座水库有98座干涸,水库蓄水总量2.74亿立方米,比多年同期减少52%,49条河道有44条断流,3万眼机井有13810眼出水不足,50个乡(镇)、321个行政村的22.03万人、2.39万头大牲畜出现临时性饮水困难。

叶县夏李、常村、辛店、保安等山区乡(镇)的多个村组水井干涸,群众饮水困难,保障人畜饮水安全迫在眉睫。

宝丰县闹店镇南部山区的马沟和张沟两个村可用水井寥寥无几,人畜饮水出现困难。其中,马沟村程家沟组地处小龙山半山腰,共45户160余口人。以前人畜都喝山泉水,今年夏季山泉全部干涸,村民只得外出买水喝,地里的玉米也全部旱死。

鲁山县瓦屋镇群众住在坡坡岭岭或高山上,缺水问题十分突出。过去哗哗流的自来水断流了,水井干涸了,不少群众挑担水要跑几公里……

湛河区曹镇乡彭庄村路边干渠和田地里的毛渠干枯露底,昔日绿油油的稻田里如今种着玉米、黄豆、高粱等旱地作物。

“曹镇是平顶山的鱼米之乡,但像今年这样无水可放的情况,自1958年水库建成以来还是第一次。”曹镇乡人民武装部部长田振中说,去年至今,由于白龟山水库水位降低,灌渠无水可放,今年曹镇乡水稻种植面积萎缩了1万亩。为把旱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该乡积极引导群众种植旱地作物。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王保贵告诉记者,截至8月21日,全市作物受旱面积为160.789万亩,占作物总面积的65.55%,其中轻旱23.72万亩、重旱40.53万亩、干枯96.539万亩。

“水缸”见底

白龟山水库死水位(水库正常运行的最低水位)是97.5米,死水位以下的蓄水量为死库容,在一般情况下不再取水。

旱情发生以来,平顶山城区供水频频告急,虽然两次动用白龟山水库死库容向市区送水,但是依然难解缺水危局。

素有“大水缸”之称的白龟山水库是我市城区的重要水源地,承担着提供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沿线农业灌溉用水的任务。白龟山水库兴利库容为2.36亿立方米,近年连续干旱,去年入库水量仅有1.74亿立方米,为多年平均来水量的26%。而我市全年工业生活用水达1.4344亿立方米、农业灌溉0.4790亿立方米、环境生态供水0.2963亿立方米,白龟山水库严重入不敷出,水位持续下降。

2013年汛末,白龟山水库水位为100.31米,比多年同期平均水位低1.6米,蓄水量1.55亿立方米,比往年减少36%,静态可供水量仅8795万立方米。

今年前4个月,白龟山水库来水仅为2390万立方米,供水量则达到6214万立方米,供水形势十分严峻。

从去年起,白龟山水库水位的持续下降,不仅直接影响居民生活用水,而且导致姚电公司的用水岌岌可危。一旦姚电公司机组停机,又将会殃及平煤神马集团的供煤……在当前我市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关键时期,企业生产经营如果受到

冲击,后果不堪设想。

7月9日,平顶山市启动Ⅲ级抗旱应急响应,8月3日,抗旱应急响应升至Ⅱ级。

市政府采取严厉措施:市区对洗车等特殊行业停止供水,园林绿化全部改用中水,停用10年的光明路水厂无奈重新启用,一些地方实施定时供水……

白龟山水库北岸,昔日白鹭翩翩、水鸟起舞、鱼翔浅底、碧波荡漾的景象如今变成河床见底、野草丛生、羊群光顾之地……

8月22日,《新华每日电讯》在“旱虐中原”特别报道中配发了一张白龟山水库水退之后的大幅图片:库底干裂,一条干死的鱼蜷曲在焦枯的水草上……

7月18日,白龟山水库水位落至97.49米,低于死水位;8月28日,水位降到有史以来最低,仅为96.08米。

因缺水引发的忧思渴盼,弥漫在平顶山市的大街小巷。

微友祈雨

今年44岁的微友“和之玉”家住平顶山市区,她一直关注着我市的旱情。从今年6月起,她就用微信记录下祈雨的点点滴滴。

6月21日:

平顶山的雨啊!你啥时候下来呀?!7月10日:

老天呀,快下雨吧,下吧,下吧,下……7月17日:

上星期回鲁山老家,五街卖火烧的老人就像掌管着天上的雨云一样,自信地说:“别着急,你看吧,过几天就轮到我们这儿下了!”今天果然就雷声滚滚了……天阴了,打雷了,要下雨了,真希望这次像卖火烧老人预言的那样下个沟满壑平……

然而,老天却雷声大雨点小,人们期盼的一场透雨却被一阵风刮得无影无踪。

7月24日:

上天难道真的不再眷顾平顶山,满怀希望的一场雨又落空了!

不下雨,让我们心急如焚……

8月2日之后,无情的现实再次将人们等雨的梦想击得粉碎。尽管我市在8月6日至8月10日出现了一次降水过程,但对于干渴的鹰城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水,不仅是农业的命脉,更是城市的命脉。如果缺水问题持续恶化,百万市民将无水可用。

平顶山破解用水之困的出路在哪里?

第二章为民情怀

一心想着群众,一心为了群众。超前谋划,不负重托。在减灾一线,献良策、找水源、抬水泵、铺管道、驾车送水……抗旱“主考场”,彰显着我市党员干部的为民情怀。

超前谋划

今年3月全

这场50多年来最严重的旱情并没有打乱鹰城的阵脚。

立足抗大旱、抗长旱的市委、市政府及早做出反应,科学决策、从容应对。

自去年第四季度起,白龟山水库水位下降导致市自来水公司取水受到严峻考验。2014年新年第一天,市委书记陈建生就来到市自来水公司白龟山水厂,走近取水口,详细了解取水状况、应急预案和新建移动泵房规划建设等情况。

陈建生强调,各有关部门要搞好调查研究,制订应急预案,采取一切措施,千方百计保障企业生产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要在全社会倡导节水意识,努力培养科学、文明、节约的用水习惯。

国“两会”召开期间,陈建生在河南团媒体开放日联组会上接受采访时分析,今年汛期如无有效降水,平顶山城市供水将面临严重威胁。在白龟山水库经多次除险加固、防洪等级明显提高且气象预报日益精准的今天,他对仍沿用50年前确定的汛限水位是否科学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5月19日、5月27日、5月31日,陈建生又连续3次调研城市供水工作,研究从昭平台水库向白龟山水库的引水措施并成功实施调水,要求坚决打赢抗旱保供水这场硬仗。

7月9日,我市启动Ⅲ级抗旱应急响应后,陈建生多次深入一线察看抗旱减灾工作。他要求各级各部门充分认识当前我市旱情的极端严重性,把抗旱减灾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实践,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立足于抗大旱、抗长旱,采取一切切实可行的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用水需求,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7月18日下午,在鲁山县下汤镇红义岭村,陈建生沿着蜿蜒的山路,冒着酷暑来到镇政府派来的送水车前,和正在接水的群众拉起了家常。今年74岁的村民李全生说:“这是我长这么大遇到的最大旱情,送来的水只能烧水吃饭用,洗澡洗衣还得到镇上去,要不水就不够用。”

陈建生握着他的手说:“党和政府一直牵挂着大家,请乡亲们相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有大家的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渡过这个难关!”他叮嘱当地干部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措施,切实解决村民的饮水困难,让村民都能吃上放心水、安全水。

旱情持续加剧。

7月30日下午,陈建生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当前抗旱减灾及实施燕山水库调水工程和南水北调干渠刁河渡槽应急引水工程,解决应急供水和长远水源问题。随后,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陈建生又先后3次调研城市供水工作、到应急引水工程现场察看。

市长张国伟多次到白龟山水库调研,及时安排财政资金,启动白龟山水库移动取水泵房升级改造工程。4月27日,移动泵车改造一次试车成功,确保了白龟山水库水位低于死水位后仍能顺利取水。

张国伟还多次到基层察看旱情,部署抗旱减灾工作。他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动员一切力量、克服一切困难、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开源节流,坚决打赢抗旱减灾攻坚战。

8月3日上午,张国伟来到宝丰县张八桥镇草场村察看抗旱减灾情况。持续的干旱使草场村村民吃水困难,宝丰县在组织送水的同时,经过勘探规划,为该村新打了一眼机井。

当天上午,草场村村民挑着水桶、提着水壶在机井房外排队取水。张国伟和74岁的李怀玉亲切交谈,仔细询问老人家里几口人、生活上有没有困难。老人说:“孩子都在外地打工,生活上还可以。现在有了这口井,吃水比前些天方便多了。”

张国伟要求有关部门抓紧时间按照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规划设计,尽快铺设供水管道,完善配套设施,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通到村民家中。

张国伟还就市区供水、企业节水、应急引水工程等工作多次进行调研、指导,召开会议进行部署。

民之所困,心之所系。旱情发生以来,市委、市政府把抗旱减灾作为我市的头等大事,市领导率先垂范,深入一线,靠前指挥,调研指导,采取多种措施,全力以赴抗旱减灾。

市领导张遂兴、李萍、段玉良、邢文杰、胡经文、李永胜、王丽、段君海、唐飞、宋纪功、黄祥利、王富兴、李俊峰、王宏景、傅生华、史正廉、巩国顺、严寄音、王天顺、张荣海、冯晓仙、郑理、李哲、崔建平、王鹏、郑枝、张柳松、张弓、马四海、张电子、李建华、丁少青、刘冠华、刘海奎等也多次深入分包县(市、区),察看指导抗旱减灾工作。

似火旱情也牵动着中央部委和省领导的心。

7月17日,省委书记郭庚茂到我市调研,对我市抗旱减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

7月22日下午,副省长王铁带领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我市察看指导抗旱减灾工作,现场办公研究解决水源紧张问题。

8月2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到我市检查指导抗旱减灾工作。

8月3日,省长谢伏瞻到白龟山水库实地察看水源现状和工程安全情况。

8月10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鄂竟平,省水利厅厅长、省南水北调办主任王小平到刁河渡槽临时泵站调研指导抽水工作。

8月15日,济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济南军区抗旱减灾督导组组长张建华少将到郏县调研指导抗旱减灾工作。

…………

五下埂上

权为民所系。自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陈建生多次到其联系点——舞钢市尹集镇检查指导工作。

8月1日,市委书记陈建生(左三)、市长张国伟(左一)、市委副书记张遂兴(左二)等察看南水北调干渠刁河渡槽应急引水工程。本报记者牛智广摄

8月5日下午,市自来水公司突击队队员在刁河渡槽里用竹筏运送工 程设备。                本报记者彭程摄

8月5日,施工人员在燕山水库调水工程铺设供水管线。

本报记者李志勇摄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